探究汉初三杰之一,张良的生肖属相,犹如雾里看花,史料阙如,无法一锤定音、欲解此谜,不可拘泥于生卒年份的绝对考证,而应从其早年惊心动魄的经历中,寻觅其性格气质与十二生肖寓意的暗合之处、张良,字子房,其一生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起点却是韩国贵胄之后的国仇家恨。
要推断张良的生肖,其一生中最早的坐标事件,便是石破天惊的博浪沙刺秦、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记载,秦始皇东巡,张良为报灭国之恨,散尽家财,求得一位大力士,以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,于博浪沙(今河南原阳县境内)伏击秦皇车队、此事发生于公元前218年、彼时,张良正值年少,血气方刚、这年少二字,便是我们推演其生肖的唯一时间锚点。
古代的年少涵盖范围较广,通常指二十至三十余岁的男子、若以此为基准,张良的出生年份大致可锁定在公元前248年至公元前238年之间、这一时间段,恰好跨越了数个生肖纪年。
若张良行刺时年近三十,其出生年份或在公元前248年(戊辰年),属龙、龙,是中华图腾,象征着尊贵、权威与抱负、张良出身韩国五世为相的显赫家庭,骨子里流淌着贵族之血,怀揣着复兴故国的大志、博浪沙那奋力一击,虽误中副车,却展现了飞龙在天、敢于挑战至高皇权的磅礴气概、其后辅佐刘邦,助其由一介布衣登顶九五之尊,不正应了龙的神机妙算、翻云覆雨之能吗?属龙之人,目标远大,行事果决,与张良早年那场赌上身家性命的刺杀行动,精神内核高度契合。

若张良当时二十出头,则可能生于公元前240年(辛丑年),属牛、牛,予人以坚韧、沉稳、执着之感、国破家亡,他没有消沉,而是隐忍图谋,十年磨一剑,这种坚韧不拔的复仇意志,正是牛的品性写照、他倾尽家产,只为一击,显现了其性格中固执甚至偏执的一面、刺杀失败后,他并未气馁,而是亡匿下邳,开始了漫长的潜伏与等待、这种沉得住气的毅力,与牛的默默耕耘、不问收获的精神不谋而合、他为刘邦擘画的许多计策,如鸿门宴上的斡旋、劝都关中等,无不体现出深思熟虑、脚踏实地的稳重风格。
公元前245年(丙申年),属猴,亦在推测范围内、猴,机敏、聪慧、善于变化、张良一生最大的特点便是智、博浪沙刺秦,计划不可谓不周密,选择的地点、武器都极具巧思、失败后能迅速脱身,隐姓埋名,展现了极高的应变能力、后来跟随刘邦,更是将这份机智发挥到极致,被刘邦誉为于帷幄中,决胜千里之外、猴的灵巧与张良的智谋相互辉映、他功成之后,不贪恋权位,选择愿弃人间事,欲从赤松子游耳,飘然引退,这份明哲保身的智慧,也颇具猴的灵动与跳脱。
除了从年份推断,我们更可以从其另一段重要早年经历——圯上受书来探寻其性格密码、刺秦失败后,张良在下邳圯桥偶遇黄石公,受其三番五次的刁难与考验,最终因其超凡的忍与敬,获授《太公兵法》。
这段奇遇,深刻揭示了张良性格的另一面:能屈能伸,有容人之量、黄石公屡次无礼,他皆能压抑年少锐气,恭敬以对、这份隐忍,这份对知识与机遇的渴求,与蛇的特性颇为相似、蛇,冷静、内敛,善于观察与等待、公元前243年(戊戌年)为狗年,公元前244年(丁酉年)为鸡年,而公元前242年(己亥年)为猪年,公元前241年(庚子年)为鼠年、蛇年为公元前239年(壬寅虎年之后),即癸巳年、若张良生于公元前239年,刺秦时年仅二十一岁,正值青春、蛇的智慧是深藏不露的,它静待时机,一击致命、张良后期的军事策略,多为奇谋、秘计,讲究后发制人,这与蛇的捕食之道异曲同工、他为韩信请封齐王,他劝刘邦联合英布、彭越,无不是在最关键的时刻,提出最精准的建议。
综览张良早年,既有属龙的冲天之志,又有属牛的坚韧不拔,兼具属猴的机敏灵巧与属蛇的深沉隐忍、他并非单一性格的英雄,而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、探究其生肖,与其说是在寻找一个确切的动物符号,不如说是在解读这位千古谋圣性格中蕴含的多元力量、他身上那种贵族的骄傲与复仇的决绝,那种面对强权的抗争与面对智者的谦卑,共同塑造了这位大汉王朝的奠基者之一、子房之生肖,已然融入其传奇事迹,化为一抹引人探寻的迷人色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