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说我明天就能出院了...等等,4月20号?”盯着日历上那个被红笔圈住的日期,我忽然觉得喉咙发紧。这个日子像块烧红的炭,滚在记忆里滋滋作响。
——去年今天,父亲就是在凌晨三点走的。监护仪上的绿线拉平成直线时,窗外的春雨正敲着玻璃。现在,同样的雨声又来了。
一、数字迷信:医院里的玄学暗流
护士小张一边换输液瓶一边念叨:“咱们科每逢带4的日子出院率低15%,病人自己要求的。”她掰着手指举例:
日期避讳类型 | 患者常见理由 | 医护人员应对方式 |
---|---|---|
带4的日子 | “死”谐音不吉利 | 提前办手续或延后1天 |
农历七月 | 鬼月冲煞 | 强调现代医学观点 |
单数日期 | “好事成双”心理 | 用双号病房对冲 |
住院部李主任的圆珠笔在出院单上悬了半天:“真要改期?多住一天多花800块床位费。”我盯着他白大褂口袋里露出的听诊器银光,突然想起父亲弥留时,这东西曾贴在他塌陷的胸膛上。
二、生死记忆的定时爆破
三楼拐角的吸烟区永远挤着愁眉苦脸的人。老周吐着烟圈说:“我老婆去年4月20化疗,现在坟头草都半人高了。”他弹烟灰的手抖得厉害,烟灰缸里积着山高的灰烬。
病房的夜晚特别长。邻床大爷的鼾声里,我数着点滴瓶的气泡:
- 23:58 护士查房手电筒晃过门玻璃
- 00:37 不知谁的止疼泵发出滴滴警报
- 03:16 清洁工推着哐当作响的垃圾车
这些声音在去年今夜也曾响起,只是当时我跪在ICU的地上,攥着逐渐变凉的掌心。
三、统计学VS创伤后应激
实习医生举着平板给我看数据:“四月下旬出院患者30天再入院率最低,湿度温度最适合康复...”他的眼镜片反着冷光,像某种精密仪器。
但我分明闻到了去年消毒水混着百合花腐烂的味道。葬礼上,司仪把4月20日念成“万物生长的谷雨时节”,而我的舌尖尝到的全是香炉灰的涩。
四、折叠时间的病号服
清晨五点,保洁阿姨哗啦啦拖地时,我忽然发现:
- 病号服口袋里有张皱巴巴的缴费单
- 日期是2024年4月19日
- 家属签名栏是父亲歪扭的字迹
这件衣服是去年今天他穿过的。洗衣房竟然让两个时空的病号服轮回相遇。护士站传来争执声,有人在吵着要换掉420号病房——数字太晦气。
窗外,今年的梧桐絮开始飘了,和去年一样粘在窗框上,像永远擦不干净的陈年血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