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份取名讲究

时间:2025-10-31 

岁何以名之:中国年份的取名讲究

天干地支,岁之骨架

中国纪年,其核心是一套名为天干地支的古老体系,简称干支、此法将宇宙万物的时间秩序,浓缩于二十二个汉字之中。

天干有十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

地支有十二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
取名规则,是取一天干配一地支,阳干配阳支,阴干配阴支,依次轮转、从甲子开始,到癸亥结束,正好六十个组合,构成一个循环,世人称之为六十甲子、每一个年份,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干支名,周而复始。

十二生肖,岁之血肉

相较于略显深奥的干支,十二生肖更为人熟知、生肖并非独立存在,它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,是地支的形象化表达。

子 - 鼠

丑 - 牛

寅 - 虎

卯 - 兔

辰 - 龙

巳 - 蛇

取名大小的讲究

午 - 马

未 - 羊

申 - 猴

酉 - 鸡

戌 - 狗

亥 - 猪

知晓一个年份的地支,便可知其生肖属相、例如,逢寅年,便是虎年;逢酉年,即为鸡年。

干支与生肖的合奏:以乙巳年为例

年份的完整称谓,是天干、地支与生肖的结合。

公历2025年为例,按干支纪年法推算:

其天干为乙,地支为巳、故2025年,其名为乙巳年。

地支巳对应的生肖为蛇。

2025年也是人们口中的乙巳蛇年,或简称蛇年、这便是年份名称最常见的由来。

帝王年号,昔日印记

在历史长河中,还有一种纪年方式——年号、此法源于帝王,如康熙、乾隆、贞观等,皆为皇帝在位时所立的名号、每一位新君登基,或遇国家大事,常会更改年号,以示新篇、如今,年号已成历史尘烟,但干支与生肖纪年,依旧活在民间口语与传统文化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