坟地上建商品房风水怎样

时间:2025-11-03 

自古以来,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,土地因此承载了生者与逝者不同的归宿、用于安葬先人的土地,称之为阴宅;供人繁衍生息的居所,则为阳宅、阴阳有别,界限分明,是风水学中的根本、当现代城市的发展将商品房建在了昔日的坟地之上,这阴阳之隔被打破,其风水影响便成了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疑虑。

阴阳混杂,地气驳杂

坟地,乃故去之人的长眠之所,经年累月,汇聚的是沉静、肃穆的阴气、这种气场并非指邪祟,而是自然能量的一种形态,其性属阴、属静、属收敛、如同月光与日光的区别,并无绝对好坏,只看用途、阴宅需要这种阴性能量来庇护安息的灵魂,使其不受打扰。

反观阳宅,即我们居住的房屋,需要的是生生不息的阳气、阳气代表着活力、生长、旺盛与光明、人居于阳宅,吸收天地的阳和之气,才能身体康健、精神饱满、事业兴旺。

在坟地上建造商品房,首要的问题便是地气驳杂,阴阳失调、土地是有记忆的,长久作为坟地,其深层的地气早已浸染了浓重的阴性特质、即便开发商将表层泥土换掉,进行了所谓的“净化”处理,但土地深处的根基气场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、这就好比一樽长期装盛陈醋的瓦罐,即便将醋倒空,用清水反复冲洗,那股酸味依然会萦绕许久、居住在这样的土地上,人就如同生活在一个阴阳混杂的气场中,无时无刻不在受其影响。

对居住者的具体影响

这种阴阳失调的地气,对居住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的。

其一,影响健康运、中医讲究人体阴阳平衡,人长期居住在阴气偏重的环境中,自身的阳气会不断被消耗、最直接的表现是身体容易出现“阴性”病症,例如体寒、畏冷、四肢乏力、精神不振、对于女性和孩童这类阳气本就相对较弱的群体,影响尤为明显、长期居住,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,患上慢性疾病,或是感觉终日疲惫,难以恢复。

其二,影响精神与情绪、阴气过重,会使人的精神状态趋于低沉、居住者可能无缘无故地感到压抑、孤独,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,甚至多梦、失眠、家中的氛围也会显得沉闷,缺乏欢声笑语、孩子变得胆小、内向,不喜与人交流、这种精神上的侵蚀,比身体上的病痛更难察觉,也更难根治。

其三,影响家运与财运、阳气代表着动能与生发之机、一个家庭的运势要兴旺,需要有充足的阳气来推动、财运的增长、事业的突破,都需要积极进取、勇于开拓的精神、当居住环境的阴气压制了人的阳气,居住者会变得趋于保守、安于现状,缺乏奋斗的动力和捕捉机遇的敏锐、家中财气流通不畅,易出现破财、漏财,或是赚钱辛苦,事倍功半的局面。

开发商的处理手段及其局限

买了楼房后面是坟墓好不好

面对这样的土地,开发商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、常见的做法有三:

1. 深挖换土:将表层数米的旧土挖走,换上全新的“熟土”、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表层地气,但对于深层的影响,可谓杯水车薪、地气是由地脉深处生发,非几米新土所能隔绝。

2. 举办法事:请僧侣道士进行超度、净坛等法事、这种做法更多是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慰,以及对往生者的尊重、对于稳固一方天地的强大地气场而言,其作用是暂时的、辅助性的,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乾坤。

3. 闲置土地:将土地清理后,闲置数年,任其日晒雨淋,希望能借自然之力“清洗”地气、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,时间是改变气场的良药、但如今寸土寸金,开发周期紧张,很少有开发商愿意付出如此高昂的时间成本。

可见,这些手段虽有一定作用,但局限性很大、土地的阴性根基一旦形成,想要彻底转化为纯阳之地,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自然伟力的参与,非人力短期内可强行改变。

如何调理与化解

若因种种原因,已经居住在建于坟地之上的房屋,也并非全无办法、关键在于后天的人为调理,尽可能地为居所增加阳气,以平衡地气带来的影响。

要“引光入室”、阳光是天地间最强的阳气来源、家中采光一定要好,白天尽量拉开所有窗帘,让阳光充分照射到屋内的每一个角落、对于采光不足的房间,应使用明亮、温暖的灯光进行长明补光,尤其是晚上,家中灯火通明,可以有效驱散阴沉之气。

要“保持人气”、阳宅之所以为阳,正因有人的居住活动、家中应多些热闹,可以经常邀请朋友、亲戚来家中聚会,人多声量大,交谈欢笑,皆是生发阳气的行为、切忌让房屋长期空置或只有一人独居,否则人气不足,更难抵御地气的阴寒。

可运用色彩与声音、室内装修多采用温暖明亮的色调,如米黄、浅橙、红色等,避免使用大面积的黑、灰、蓝等冷色调、家中可以常播放一些节奏明快、积极向昂的音乐,声音的振动也是一种能量,可以搅动停滞的气场。

可借助风水物品、在家中合适的位置摆放一些具有扶正阳气、镇宅化煞作用的物件、例如,客厅可摆放泰山石,取其石敢当之意,稳固气场、门口可悬挂木葫芦,因其谐音“福禄”,且相传可以收纳不良气场、朱砂、桃木等自古以来便被认为是辟邪之物,也可以适当使用。

需要明了的是,所有后天的补救方法,都是一种“调理”和“平衡”,而非“根除”、选择居所,如同选择伴侣,气场相合至关重要、购房置业乃是人生大事,对于土地的前世今生,理应多一份了解,多一份审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