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不让见面相亲犯法吗

时间:2025-11-03 

父母阻挠相亲见面,这事儿犯法吗?民法典里有答案

在中国,子女的婚事常被视为整个家庭的大事、父母出于关心,对子女的择偶对象提出建议、表达担忧,是人之常情、可当这份“关心”越过了界限,变成了强硬的阻挠,甚至禁止子女与相亲对象见面时,问题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、这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观念冲突,更可能触及法律的边界。

婚姻自由:个人权利的神圣基石

要厘清这个问题,我们必须回到法律的根本原则——婚姻自由、这四个字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庄重地写入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的条文之中。

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四十六条明确规定:“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,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,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、”

这里的“个人”,就包含了父母在内的一切第三方、“干涉”一词的涵盖范围相当广泛,它不仅指在民政局登记结婚的那一刻强行阻拦,更向前延伸,包含了从相识、相知到决定缔结婚姻的全过程、相亲见面,正是这个过程的起点、如果父母采用强制性手段,破坏子女结识新朋友、发展新关系的机会,其行为的本质就是对子女婚姻自由权利的侵犯。

法律赋予每个成年公民自主决定自己婚姻大事的权利、这份权利,不因血缘关系而减损,不因父母的“为你好”而动摇、子女的婚姻,最终的决定权在于其本人,而非父母。

“关心”与“干涉”的界限在哪里?

那么,是否父母所有的反对意见都算违法呢?并非如此、法律保护的是权利,而非隔绝亲情、我们必须清晰地划分“建议”与“干涉”的界限。

父母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,对相亲对象的家庭背景、工作能力、人品性格等方面提出看法,进行分析,甚至表达明确的不赞成,这属于建议和意见的范畴、他们可以说:“我觉得这个人不适合你,因为……”或者“我希望你再考虑一下,他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、”只要这种表达停留在言语层面,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,就属于正常的亲子沟通,法律不会介入。

一旦行为越界,就构成了“干涉”、以下几种行为,就明显超出了“关心”的范畴:

1. 限制人身自由:以锁门、禁足等方式,物理上阻止子女外出约会见面。

2. 没收通讯工具:拿走子女的手机、切断网络,阻断其与外界的联系,特别是与相亲对象的联系。

3. 言语威胁与精神压迫:以“断绝亲子关系”、“不认你这个孩子”、“死给你看”等极端言论进行情感绑架和精神施压,迫使子女放弃。

逼迫儿女相亲算不算是犯法

4. 直接骚扰对方:私下联系子女的相亲对象,进行辱骂、威胁或散布不实信息,意图破坏双方关系。

5. 暴力行为:在情绪激动时,对子女或其约会对象施以暴力。

当父母的行为呈现出强制性、胁迫性,其目的在于迫使子女遵从自己的意志时,就已经从“关心”滑向了违法的“干涉”。

法律如何应对“干涉”行为?

当父母的干涉行为发生时,法律提供了相应的救济途径。

对于情节较轻的干涉行为,当事人可以寻求调解、根据《民法典》,可以向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、村民委员会或者相关社会组织求助,请他们出面进行调解,化解家庭矛盾、调解员会从法理和情理的角度出发,向父母解释婚姻自由的法律规定,劝导他们尊重子女的选择。

如果调解无效,或者父母的干涉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,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、可以请求法院判令父母停止侵害行为、法院在查明事实后,可以依法作出判决,要求其父母不得再非法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、这种判决具有法律强制力。

在极端情况下,如果父母的干涉行为使用了暴力,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,例如导致子女重伤、死亡,或者不堪压迫而自杀,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再是简单的民事侵权,而是触犯了刑法。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了“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”,即“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,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、致使被害人死亡的,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、” 这是一个严厉的罪名,它清晰地表明,任何以暴力形式践踏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,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
情理与法理的交融:如何妥善处理

法律条文是冰冷的,但家庭关系是温暖复杂的、面对父母的阻挠,直接诉诸法律通常是最后的选择,因为它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的彻底破裂、在走到那一步之前,沟通永远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。

作为子女,可以尝试理解父母担忧背后的深层原因、他们或许是担心你受到伤害,或许是固守着“门当户对”的传统观念,或许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、尝试用成熟、理性的态度与他们沟通,分享你对另一半的看法,展示你们关系的积极面,证明你拥有为自己选择负责的能力。

可以邀请对方到家中做客,创造一个平和的交流环境,让父母有机会亲自了解这个人,而不是仅仅通过他们的想象来评判、有时候,偏见源于不了解。

子女也需要温和而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:感谢父母的关心,但婚姻是自己的人生,必须由自己做主、这种边界感的建立,对于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家庭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。

法律为婚姻自由提供了坚实的保障,它是一道底线,确保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、当家庭内部的沟通与情感无法化解矛盾,当“爱”的表达方式变成了非法的束缚与伤害时,法律便会展现其应有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