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宅风水,乃中华文化中一支深邃久远的堪舆学问,其核心在于为逝者寻一处能藏风聚气的吉地安寝,古人深信,先祖骸骨若能得山川之灵气,便能通过无形的“气”场,福泽后代子孙,使其人丁兴旺,富贵绵延、此非迷信之谈,而是古人观察天地自然,出的一套环境与人相互影响的学理、龙穴之说,正是阴宅风水的精髓所在。
寻龙:龙脉之行度与识别
所谓“寻龙”,并非寻找神话中的龙,而是勘察山脉的走向与形态、山脉在风水学中被喻为“龙脉”,是大地生气的输送通道、一部山脉,从巍峨磅礴的太祖山发脉,历经层层剥换,蜿蜒起伏,最终落脉结穴。
上乘的龙脉,其行度需灵动活泼,忌僵直粗硬、龙行之际,必有“起伏”、“开帐”、“过峡”等形态变化。
起伏顿跌:山峦高低错落,如同波浪,表示龙脉富有生气、若山脉平坦无起伏,则气脉衰败,是为死龙。
开帐:主脉两侧伸出层层护卫山峦,形如大鸟展翅,或如帝王出巡时的仪仗华盖、开帐愈大,愈显龙脉尊贵,其所结之穴亦愈加贵重。
过峡:龙脉在行进中,山体忽然收束变细,两旁有山护卫,此地称为“峡”、过峡之处,是龙脉束气的地方,如同人的咽喉、此处越是细小紧密,说明前方结穴的力量越是强大。
寻龙之要,在于追溯其源头,辨明其主次,看其是否有护卫随从、真龙行度,必是“藏头护尾”,两侧有砂山护送,不会孤身独行。
点穴:龙穴之形态与特征
“十年寻龙,一年点穴”,点穴是整个阴宅风水操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,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步、龙脉万里而来,其生气最终凝聚之点,便是“穴”、穴场是整条龙脉的精华所在,点对了,则满盘皆活;点错了,则前功尽弃,甚至招致祸患。
龙穴的形态千变万化,根据其结穴之山的形态,风水先师出四大基本穴形:
窝穴:穴场中心微凹,形如鸟窝、锅底,四周圆润,能藏风聚气,是为富贵双全之穴、求其窝中圆平,深浅适中。
钳穴:穴场两侧有砂脚如钳子般环抱,中间平坦、钳中求心,需看两钳是否长短均匀,开合有情。
乳穴:穴星顶端垂下一圆润小山包,形如妇人之乳,穴点在乳头之上、此穴多主出贵,要求形态饱满,下方有平坦之地承接。
突穴:在高山之上,穴场平坦,中心微微凸起,如同平地上的一个棋子、此穴为阳中求阴,讲究“个字中求”,气场刚劲,多发武贵。
真正的龙穴,其地表必有“穴晕”或“太极晕”,即穴心周围有一圈或数圈颜色微异的土壤纹路,隐隐约约,如同水面涟漪,是地气凝聚的直观体现、此乃辨别真假穴场的关键凭证,非经验老到者难以察觉。
察砂:四象与护卫之情

穴位既定,便需审视其周遭环境,即“察砂”、“砂”指穴场前后左右的各种山峦岗阜、上佳的穴场,必然有“四象”或称“四兽”护卫,构成一个藏风聚气的格局。
后玄武:穴场后方的主山,称为“乐山”或“靠山”、玄武要高大厚实,屏立如帐,给人以稳固依靠之感,忌风吹头,忌空虚。
前朱雀:穴场前方的山或水,分为近处的“案山”和远处的“朝山”、案山要秀丽雅致,高低适宜,如同贵人办公的书案、朝山则要形态优美,有情朝拜,如同臣子面君、朱雀前方开阔平坦之地,是为“明堂”,明堂宽阔则心胸开阔,财源广进。
左青龙:穴场左侧的护卫山脉、青龙要绵长弯曲,形态活跃,略高于右侧白虎,有“青龙抬头”之势,主生贵子,利男性。
右白虎:穴场右侧的护卫山脉、白虎要温顺驯服,低于左侧青龙,有“白虎低头”之象,主财富,利女性。
青龙白虎必须环抱有情,不可反背或逼压穴场、若有欺主、探头、张牙舞爪之恶砂,则为凶象,需谨慎避之。
观水:水流之吉凶判断
“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、”水在风水中的作用是界定和凝聚生气、水流的形态、走向、声音都直接影响着穴场的吉凶。
吉水之形,在于“屈曲有情”、水流宜缓慢、弯曲,如同玉带环腰,缠绕于穴前、穴前有湖泊、池塘等静水汇聚,称为“水聚天心”,是上佳的聚财格局、水流之声,宜静谧无声或潺潺悦耳,忌奔腾咆哮。
凶水之形,则需极力避免。
反弓水:水流如弓背一样反向对着穴场,为“无情水”,主钱财离散,子孙不和。
直冲水:湍急的水流直射穴场,称为“穿心煞”,主意外、血光之灾。
割脚水:水流离穴场太近,如同刀割脚下,主财运不稳,奔波劳碌。
观水之法,在于辨其来去,察其动静、水来之处要开阔,去处要关锁,有山峦交错,使水流“依依不舍”,方能将财气留住。
立向:定向与分金之毫厘
寻龙、点穴、察砂、观水,一切就绪,最后一步便是“立向”、立向即是确定墓碑的朝向,这是承接堂局旺气的关键、地师会使用罗盘,根据来龙、水口、砂峰等诸多因素,综合计算出一个最能吸纳山川灵气的精确坐向。
立向不仅是简单的确定一个方向,更要精确到“分金”,即罗盘上三百六十度中的某一格、所谓“分金差一线,富贵不相见”,其精确度要求极高,必须使墓穴的坐向与整片山水格局的“气口”完全吻合,才能真正发挥作用,福荫后人、这需要地师具备高深的理气知识和实践经验,是阴宅风水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