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面相的说我面相不好 看面相的人为什么那么准

时间:2025-11-12 22:36:51

北京深秋的風,鑽進領口時帶著一股清冽、剛從胡同裡一位先生那兒出來,他端詳我許久,搖著頭說了句:“你這面相,底子不好,路要走得比旁人辛苦些、”這話像一顆石子,投進心湖,本以為驚不起波瀾,卻未曾想,涟漪一圈圈擴散開來。

所謂的“面相不好”,究竟是什麼?是眉骨不夠開闊,象徵著氣量狹小?是鼻樑起了節,預示著中年波折?還是唇薄無情,嘴角下垂,天生一副苦相?那位先生的話語,無非是圍繞著五官的形狀、位置、氣色,將一套傳承已久的口訣套用在我的臉上、那一刻,鏡子裡的自己彷彿成了一張被批改得滿是紅叉的考卷。

人是很奇怪的動物、平日里對著高樓大廈、智能手機,講究的是科學邏ICE,相信的是數據與邏輯、可一旦有個人,用一種神秘而古老的腔調,對你的人生下了判詞,那根植於血脈深處的、對未知命運的敬畏與恐懼,便會悄然萌芽、你會不自覺地對號入座,回想過去的坎坷,似乎都印證了他的斷言;展望未來,眼前也彷彿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。

這便是語言的力量,尤其是帶著“鐵口直斷”光環的語言、它在你心裡埋下一顆種子,這顆種子叫“心理暗示”、你若信了,便會用餘生去澆灌它,用自己的行為去應驗那個“不好”的預言、遇到困難,你會想:“果然,我面相不好,命中注定、” 錯失機會,你會嘆:“沒辦法,我沒那個福氣、” 久而久之,不是面相決定了你的命運,而是你對“面相不好”的這份篤信,親手塑造了你的困局。

讓我們把這件事拆開來看、面相學的根基,與其說是玄學,不如說是一門古老的統計學和經驗識人術、在那個沒有心理學、沒有背景調查的年代,我們的祖先通過觀察大量的人,總結出某些面部特徵與其性格、健康、際遇之間的關聯、譬如,一個長期愁眉不展的人,眉間自然會留下深深的“懸針紋”;一個心胸開闊、常懷善意的人,眼神往往溫潤明亮、這不是什麼神秘力量,而是生活在你臉上刻下的痕跡。

那位先生說的“面相不好”,或許在當下那一刻,他說的是對的、他看到的,是你當時的狀態、可能是近期的疲憊,讓你眼神黯淡;可能是長久的壓力,讓你嘴角緊繃;可能是內心的迷茫,讓你整個面部輪廓都透著一股不舒展的氣、面相是會變的,它像一條河,記錄著你心靈的每一條支流的走向。

古人講“相由心生”,這四個字,才是破解一切面相判詞的根本法門、它說的不是你心裡想什麼,臉上就能立刻長出什麼、它說的是,你的心境、你的思想、你的為人,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氣質、神態,乃至於肌肉的走向和骨骼的微觀形態。

面相大师看面相

你覺得自己眼神不夠有神?那就去讀書,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、當你的內心被知識與見聞填充,眼裡自然會射出智慧的光、“腹有詩書氣自華”,這股“華氣”,首先就體現在你的眼神裡。

你覺得自己嘴角下垂,顯得苦悶?那就試著多去微笑,哪怕一開始只是刻意的練習、對著鏡子笑,對著清晨的陽光笑,對著路邊給你讓行的陌生人笑、笑的時候,會調動面部的肌肉,會刺激大腦分泌令人愉悅的物質、日子久了,那上揚的弧度,會成為你臉上最自然的風景。

你覺得自己印堂不夠開闊,眉宇間總鎖著愁緒?那就去解決讓你發愁的事、若是事情太大,一時解決不了,那就去運動、去跑幾公里,讓汗水帶走一部分焦慮;去爬一次山,站在頂峰看看雲捲雲舒,你會發現自己的那點煩心事,在天地間是何其渺小、心胸一開,眉頭自然舒展。

真正的改運,從來不是去拜佛、去掛什麼開運的物件、真正的改運,是從改變你的心念和行為開始的、曾國藩在家書中屢次提到“修心”,他深知,一個人的精神世界,直接決定了他的外在呈現和人生走向、他本人年輕時也常被說“土氣”“笨拙”,但他一生克己修行,讀書養氣,晚年的畫像中,神態威嚴而平和,眼神深邃而堅定,誰還會去計較他早年的“面相”如何?

與其在“面相不好”的陰影裡自怨自艾,不如把這句話當成一個提醒,一個警鐘、它提醒你,你當前的狀態可能需要調整了、你的生活方式、你的思維模式、你的處世態度,是否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,以至於讓一個陌生人都能從你的臉上讀出“辛苦”二字?

把花在琢磨自己哪個部位“不好”的時間,用來讀一本好書,用來陪家人好好吃一頓飯,用來完成一件一直想做卻拖延至今的小事、你的臉,是心靈的鏡子、你把心靈打掃乾淨了,鏡子自然就明亮了、你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,你的臉上自然就有了光。

說到底,最好的“面相”,無非是兩樣東西:一個是刻在骨子裡的善良,一個是揚在臉上的自信、善良讓你的眼神溫柔,自信讓你的氣場強大、當你擁有這兩樣東西,再去照照鏡子,你會發現,那張臉,順眼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