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的初二啊,现在想起来还跟昨天似的。2016年2月9日,农历正月初二,我老家山西的雪还没化干净,窗户上的冰花能抠下来当糖吃——当然这事儿没少挨骂。
一、早晨:拜年这场“硬仗”
凌晨5点就被我妈从被窝里拎出来,秋裤套了两层还是冷得打哆嗦。亲戚名单在茶几上摊着,我爸拿红笔划拉谁家该带啥礼:
亲戚关系 | 礼品标配 | 特殊备注 |
---|---|---|
舅舅家 | 汾酒+点心匣子 | 表弟高考得加红包 |
姑奶奶家 | 老年奶粉+蜂蜜 | 不能送梨(离谐音) |
邻居王婶 | 自制炸麻叶 | 她家孙子有花生过敏 |
“二丫头快把新羽绒服换上!”我妈突然吼了一嗓子。那件大红羽绒服活像个移动灯笼,衬得我脸比春联还艳——后来看照片才明白为啥堂哥憋笑憋出内伤。
十一点刚进大舅家门,厨房飘来的醋香就勾得人走不动道。女人们挤在厨房“帮忙”,其实都在悄悄比:
- 二姨炫耀儿子年终奖(“也就六万吧”)
- 三姑冷不丁插一句“我家闺女公务员笔试过了”
- 我妈突然掏出我期末成绩单——那一刻我真想钻灶膛里
饭桌上更绝。凉菜还没上齐,三舅公就开始“灵魂拷问”:
- “现在初二还学珠算不?”(您老当现在1956年呢?)
- “智能手机少玩,我孙子都近视了”(可他正用手机抢红包啊喂)
三、下午:熊孩子与压岁钱的拉锯战
最魔幻的环节来了。小表妹攥着压岁钱满屋跑,她妈追着喊“妈先给你存着”,跟年度动作片似的。我数了数到手的红包:
- 200元 × 3(常规操作)
- 50元 × 2(经济下行实锤)
- 5元硬币 × 1(来自抠门二叔公,还说是“幸运币”)
堂弟突然掏出擦炮往厕所扔,大人们居然集体眼瞎耳聋——毕竟他爸刚给全家族换了宽带。
四、晚上:电视机前的集体沉默
春晚重播当背景音,全家瘫在沙发上揉肚子。我爸突然叹气:“去年这时候猪肉才12块一斤...”瞬间引发物价大讨论,从白菜涨到房价,最后以“你们这代人没吃过苦”收尾。
摸黑回屋时,听见我妈跟爸嘀咕:“初二回娘家,咱明年能不能改初三?”窗外突然有人放窜天猴,亮光里看清日历——2016年2月9日,星期二,节气立春第六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