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及阴宅风水,坟前墓后的一草一木,皆非闲笔,其中松柏之选,尤为世人所重、坟地之旁,栽植松树,究竟是福是祸?此问非能一言以蔽之、其利弊相生,吉凶相伴,关键在于栽植之法是否得当,其位是否合乎规矩。
松为吉木,荫庇后人之佳选
自古以来,松树在中华文化中便承载着非凡的寓意、其四时不凋,凌冬不惧,被誉为“百木之长”,正是其“万古长青”的品性,使其成为阴宅植树的上上之选。
其一,象征香火绵长,福泽永续、松树寿命极长,动辄数百年上千年,其不畏霜雪、四季常青的特性,正合了后人期望先人精神永存、家族血脉代代相传、富贵绵延不绝的美好愿望、一株苍劲的古松立于墓旁,仿佛是家族生命力的象征,其旺盛的生机能够滋养地脉,对后世子孙的运势、健康与寿命,皆有潜移默化的助益。
其二,彰显先人德行,护佑门风、古人常以“岁寒知松柏”来比喻君子之德、松树身姿挺拔,傲骨铮铮,有高风亮节之气、在祖坟旁栽植松树,亦是对先人品格的一种追思与颂扬,意味着其德行如松,可为后世楷模、这种精神上的感召,能化为一种无形的“气”,护佑家族门风清正,子孙后代多出正直、有气节之人。
其三,风水上可藏风聚气,护卫龙穴、风水之要,在于“藏风聚气”、坟墓若处于空旷之地,易受风煞侵袭,导致“气散不聚”,此乃大忌、在坟墓的特定方位栽植松树,其高大茂密的树冠能有效抵挡和缓冲疾风,起到“藏风”的作用、茁壮的树木本身就是“生气”的体现,能吸引和凝聚周遭的生气,使穴场更为安稳,从而达到“聚气”之效,令先人安眠,后人得福。
栽植有道,避开禁忌方为上策
事物皆有两面、松树虽为吉木,若栽植不当,则会反噬其主,福泽变为祸端、其中讲究,不可不察。
首要大忌,乃“树根穿棺,惊扰先人”、此为阴宅风水第一凶象、松树根系极为发达,穿透力强、若将树栽得离墓穴太近,不出数十年,其根系便会野蛮生长,侵入棺椁,缠绕先人遗骨、此举被视为对先人的极大不敬与滋扰,祖先在地下不得安宁,必然会影响后人的气运、反映在现实中,家中可能出现怪病缠身、官司口舌不断、财运一落千丈等种种不顺、故而,植松必先“敬而远之”,保持足够的距离,是第一要务。

谨防“阴阳失衡,遮天蔽日”、坟墓虽属阴,却也需阳光照射,以求阴阳调和、若松树栽于墓穴正上方或正前方,其树冠过于庞大浓密,将墓碑与坟头完全遮蔽,终日不见阳光,会造成阴气过盛、阳气不入,阴气不散,久而久之,此地会变得阴湿寒冷,不仅影响先人安息,更会导致后代子孙性格变得阴郁、孤僻,家中女眷尤易患病,人丁亦可能日渐衰微。
切勿“当头压顶,阻挡明堂”、风水理论中,墓碑正前方的开阔地带称为“明堂”,是生气汇聚、吐纳之处,宜开阔、明亮、若在明堂之内栽植松树,如同在自家大门口立起一堵墙,会严重阻碍气的流通,形成“当头压顶”之势、此格局会压制后人的发展,导致子孙在事业上处处碰壁,难有出头之日,前途受阻,财路不通。
如何择位栽植,方能趋吉避凶
那么,松树应栽于何处,方能扬其长而避其短?
距离为先:植树点与墓穴中心的距离至关重要、古人云“十步之外,方可植木”、以现代计量,至少应在五米开外,若地势允许,十米以上则更为稳妥、须确保无论树木如何生长,其主根都不会威胁到地下的棺椁。
方位为重:松树的最佳栽植方位,通常在墓地的两侧,即“左青龙,右白虎”之位、将松树栽于青龙位(墓碑左侧),取其“龙盘”之意,有助于提升家中男丁的运势与贵气、栽于白虎位(墓碑右侧),有“虎踞”之象,能护佑家中安宁、亦可栽于坟墓后方,即“玄武”之位,作为靠山,象征后人有贵人扶持,基业稳固、唯独正前方“朱雀”之位,即明堂范围,绝不可植树。
数量有别:栽植数量亦有说法、通常以单数为阳,双数为阴、为求阳气,可植一株或三株、若在左右两侧对称栽植,则两株亦可,形成拱卫之势、但不宜过多过杂,三五株之内,排列有序,便已足够、切忌将坟地围得密不透风,如同囚笼,反为不吉。
养护为续:树木栽下并非一劳永逸、后人需定期修剪,保持树形美观,不可使其枝丫杂乱无章,更不能让枯枝败叶长期堆积、树木的生长状况,也与家族运势息息相关、若松树长势喜人,枝繁叶茂,则预示家族兴旺;若出现枯萎、病变甚至遭雷击,则为不祥之兆,需及时处理,并审视家中风水是否有其他问题。
归根结底,坟地旁栽植松树,其本身并非绝对的好与坏,而是一门关于距离、方位与平衡的学问、其核心在于,树木是为“护卫”阴宅,而非“侵占”或“压制”阴宅、心存敬畏,遵循法度,方能让这“百木之长”,真正成为庇佑后人、延续福泽的守护之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