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宅之要,非仅为安先人,实系后世子孙之荣枯兴衰、其理幽深,其法严谨,非纸上空谈可尽、今择数例,以窥其堂奥,辨其真伪。
藏风聚气,龙脉为根
风水之学,首重“龙脉”、所谓龙脉,即山脉之走向与起伏、山脉连绵不绝,如神龙行空,有生气随之运行、龙脉尽头,生气凝聚之处,便是“穴”、寻龙点穴,正是阴宅风水之根本。
闽南沿海有林氏一族,祖上不过寻常渔家、清中叶时,幸得一名师指点,将其曾祖父之骸骨迁葬于一处名为“眠牛望月”之地、此地后有大山为靠,层峦叠嶂,是为“玄武”;山脉自西北而来,蜿蜒而下,至结穴处缓缓停住,山势温润肥厚,形如一头伏卧的水牛、前方不远处有一圆形水塘,清澈如镜,恰似明月,此为“朱雀”、左右两侧各有小山丘环抱,左边山势略高,绵长有情,是为“青龙”;右边山丘稍低,驯服恭敬,是为“白虎”、整个地势构成一个藏风聚气的格局,将生气牢牢锁在其中。
迁葬之后不过二十年,林氏家族便开始发迹、初以海运起家,后人丁兴旺,渐成当地望族、至民国时期,其子孙中有人远渡南洋,开创商业帝国,富甲一方、此中之理,便是祖坟得山川之灵气,龙脉之生气源源不断荫护后人,使其头脑清晰,勇于开拓,终能成就一番事业、此为得“真龙大穴”之典型。
环山抱水,砂水定局
穴场周围之山,称为“砂”;水流之形态,称为“水”、砂水环抱,方为吉地、古人云:“青龙蜿蜒,白虎驯服,玄武垂头,朱雀翔舞、”此为上佳之砂、水宜曲不宜直,环抱有情为佳,反弓而去为凶。
再举一例、江浙某地张氏,世代书香,然子孙仕途总是不顺,虽有才学,却屡遭贬谪,或为同僚排挤,难登高位、其家祖坟选址于一平缓山坡,背靠主山,面向一片开阔田野,看似视野开阔,并无不妥、然细观之,其问题出在“砂水”之上。
其坟地右侧之白虎山头,高大而尖锐,形态逼人,有欺主之嫌、而左侧之青龙砂,则低矮伏卧,软弱无力、此格局在风水上称为“虎强龙弱”,主家中女性强势,男性懦弱,且易招惹是非、官司、水法则更为不吉、一条小河从坟前流过,却呈反弓之状,如一张拉开的弓,弓背正对穴场,风水上称“反弓水”,主子孙离散,钱财不聚,亲情淡薄。
此二者相合,纵有靠山,亦难发福、后人虽有文采,却性格优柔,易信小人,故在官场上处处受制、此例警示世人,选址不仅要看大势,更要审视砂水之形态,一山一水,皆关乎后人运程。
穴场分寸,毫厘之差

点穴之精微,所谓“分金差一线,富贵不相见”、即便是在一处看似上佳的风水宝地,若穴点不准,偏离了生气凝聚的那个核心点,效果亦会大打折扣,甚至弄巧成拙。
曾闻一事,某富商为其父寻得一处宝地,龙虎砂水皆合规矩、然安葬之后,家运却并无起色,反而诸事不顺,长子体弱多病、富商百思不解,复请高人勘察、高人至现场,手持罗盘,反复度量,最终指出,墓穴位置虽好,但立向稍偏,且深浅亦有不当。
原本生气凝聚之点,如地底之一股暖流,有其特定范围、原先所点之穴,恰好擦边而过,未能真正纳得生气、更为严重的是,穴位下方恰有一块坚硬的孤石,导致棺木无法安稳接触地气,形成了“气脉阻滞”之象、这微小之差,使得吉地变成了虚花之地、后依高人指点,择吉日将墓穴平移三尺,深掘半尺,避开孤石,重新定向、说来也奇,不过半年,其子身体竟日渐康复,家中生意亦重回正轨、可见,阴宅之法,精微至斯,非粗心大意者所能为。
公墓选址,因地制宜
当今时代,多数人选择公墓安葬先人、公墓之中,地块规整,难寻天然之龙穴砂水、便需懂得“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”的变通之法。
在公墓选址,首先要看整个陵园的大环境、一个好的公墓,应建于有山为靠、地势开阔、阳光充足之地,避免建在阴冷潮湿的山谷或风口之上、进入陵园后,选择墓区亦有讲究、应选择地势稍高、相对安静、植物生长茂盛的区域,此为生气旺盛之表征。
具体到选择某个墓穴,则需观察其微环境。
一、避开尖角冲射、不要选择正对其他墓碑尖角、墙角或道路直冲的位置。
二、土质要紧、墓穴之土,宜为干净、紧实、色泽温润的黄土或红土,忌黑色、潮湿或混有砖石瓦砾的杂土。
三、前后左右须有空间、墓碑前方宜留有余地,称为“明堂”,明堂开阔则后人前途光明、左右最好有邻近的墓碑或绿植,形成微观上的“龙虎护卫”,但不宜太过逼仄。
四、观察排水、所选位置不应是周遭的最低点,以防雨天积水,导致阴气过重。
即便是在条件有限的公墓里,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把握,也能为先人选择一个相对安宁、洁净、有生气的居所,从而对后人起到积极的护佑作用、风水之学,核心在于对“气”的理解与运用,形势虽变,其理不变。